封面评论|取消四六级与学位证挂钩,呼应了本科教育“有收有放”的结构性调整封面评论|取消四六级与学位证挂钩,呼应了本科教育“有收有放”的结构性调整

□蒋璟璟

9月21日,网传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发布了一则关于取消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证挂钩的通知。该通知写道:经学校2023年第五次本科生院院务会研究决定,学校不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和校外其他各类英语考试是否参加及其考试成绩作为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该则信息一经发布引起广泛关注,冲上热搜第一。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工作人员回应称,消息属实,并表示这不是一个奇怪的决定,其他学校也有。(中新社)

取消四六级与学位证挂钩,早有先例可循,诚如西交大所回应的那般,“这并不是一个奇怪的决定”。事实上,多年之前就有权威发声指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并未制定学士学位授予与英语四级考试挂钩的办法”。到底“挂钩”与否,纯属于学校的自选动作。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将这两者脱钩,这同样是学校行使自主管理权的一部分。大体而言,该变化所体现的,更多是技术、实务层面的审时度势,而非文化与价值维度的掉头转向。

需要厘清的是,学位证是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一种凭证。回归这一本质逻辑理解,那么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四六级的英语能力,并不一定就是其必要条件。很多技术型、应用性专业,更是如此。当一名应届毕业生,完成了系统化的大学课程、拥有了相应的专业能力,仅仅因为没有通过四六级考试,就卡发其学位证,这是不是有失公平呢?在高校本科教育从精英化、学术化向普及化、实用化转型的浪潮下,“学位授予”的细节调整,合乎预期。

取消四六级与学位证挂钩,所传递的信号清晰而明确,也即大学生的培养、学士学位的评定,将更加聚焦于“核心能力”,而不再执着于强求所谓“综合素质”。这一进程,不是孤立的、单向的“放松要求”,而是一种“有收有放”的结构性调整。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变化是,近年来高校日常教学普遍加大了对“水课”“清考”等的治理力度,本科专业课程的难度、深度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大学“严进严出”成为了大势所趋。凡此种种调整,理应作为有机整体评价。

越来越多的高校取消四六级与学位证挂钩,这无关所谓“去英语化”,也不代表着英语教育的地位弱化。时至今日,英语学习仍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其最主要的动力机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由“应试驱动”转化为“就业驱动”“市场驱动”“经济驱动”。对于一部人来说,英语是刚需,必须学好、学精才可得偿所愿;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英语却是“超配”,派不上用场、考到级就忘……而通过规则与场景的优化,实现英语教育资源和英语使用需求更高效地适配,才真正符合其作为“工具”的本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