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考试中,我们不但要保证题目的正确率,还要追求解题的效率。对于一些经常考到的题型,如果能够利用技巧快速找到答案,势必在考试中也能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今天中公教育就带着大家来看一看前提型题目如何快速作答。

>直播: 18H常识巧记 | 69.9元180个核心考点

前题型题目的问法通常是“上述结论的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一前提”或者“要得到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是什么?”,也就是让我们补充一个让题干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一个必要条件把多少英雄豪杰都绕糊涂了。

其实,根据问法以及阅读题干,我们会发现,前提型题目中的论据与结论的话题往往不一致,说明题干的论证缺少中间因素,也正是因为缺少了论据与结论之间的联系,论证不够严谨,才需要我们补充必要条件。所以当我们发现前后概念不一致的时候,可以考虑“牵线搭桥”,做好红娘的角色。即建立论据和结论之间跳跃概念的联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论据说Z市的烧烤好吃,结论说Z市的烧烤价格高,好吃和价格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想使得论证成立,需要建立起好吃和价格高之间的联系,比如正确选项可以说:只要烧烤好吃,那么价格一定高。尤其当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同时包含了论据和结论中的概念,并且也肯定了跳跃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快速锁定该项为正确选项。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题目来练习一下这种方法吧!

例:某中学地处山区,每年暑假时都会有高校学生前来开展一个月左右的支教活动。该中学有教师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尽管高校学生受教育程度高,但他们没有教师资格证,因此无法开展专业有效的教学。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补充的前提是:

A.只有专业有效的教学才是学生们喜爱的教学

B.高校学生不具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能力

C.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未必能开展专业有效的教学

D.只有拥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才能够开展专业有效的教学

【中公解析】答案选B。题干的论据是尽管高校学生受教育程度高,但他们没有教师资格证。题干的结论是他们无法开展专业有效的教学。论据与结论之间跳跃的概念是“没有教师资格证”与“无法开展专业有效的教学”,优先考虑搭建二者桥梁的选项。

A项:题干中没有体现高校学生的支教活动是否是学生喜欢的教学,与题干论证无关,不是必须补充的前提,排除;

B项:指出高校学生不具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能力,但并没有说明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有效的教学之间的联系,不是必须补充的前提,排除;

C项: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未必能开展专业有效的教学,没有提及教师资格证的概念,不是必须补充的前提,排除;

D项:只有拥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才能够开展专业有效的教学,在论据与结论之间建立了联系,是必须补充的前提。

故正确答案为D。

通过题目的练习,大家会发现关于前提型题目的解题技巧其实很简单,先找准题干的论据和结论,明确论据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跳跃概念,然后在它们之间牵线搭桥,进而快速定位选项,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返回
顶部